本發(fā)明涉及生物醫(yī)藥,具體涉及一種間充質干細胞抗炎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1、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環(huán)境的變化,人們的皮膚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挑戰(zhàn),如環(huán)境污染、社會壓力等,導致敏感性皮膚的發(fā)生率日漸增長。敏感型肌膚的發(fā)生概率在30%以上,人們對具有舒緩皮膚敏感的功效性護膚品的需求大大增加。此外,化妝品中的某些成分,如香精香料、防腐劑等,可能會誘發(fā)皮膚發(fā)炎等不良反應,應用范圍有限
2、在現(xiàn)有的抗炎產品中,基于天然植物提取物的產品較為常見。積雪草提取物、甘草酸、茶多酚等植物活性成分都被證明具有一定的抗炎和抗氧化作用,但多種植物成分的組合由于其作用機制各異,缺乏強大的協(xié)同作用,無法有效應對復雜的皮膚炎癥問題,特別是在需要快速修復的急性炎癥或慢性頑固性炎癥情況下。同時,糖皮質激素如氫化可的松、潑尼松等常見抗炎藥物,通過廣泛抑制免疫反應減輕炎癥,長期使用卻會導致嚴重的皮膚損傷,如萎縮、毛細血管擴張等問題。因此,現(xiàn)有抗炎治療方法無法很好地平衡高效抗炎與副作用風險,特別是在敏感皮膚和慢性皮膚炎癥的處理上。此外,基于干細胞的抗炎治療大多采用完整細胞的形式,將干細胞直接注射到受損部位或通過外用制劑涂抹,但這種方法受限于完整細胞較低的存活率和穩(wěn)定性,從而影響其抗炎和修復效果,且干細胞培養(yǎng)和運輸?shù)膹碗s性也限制了其在抗炎治療中的廣泛應用。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缺陷,本發(fā)明將經(jīng)基因修飾的間充質干細胞上清液與多種植物提取物混合得到一種可用于皮膚炎癥的組合物,具有較好的抗炎修復效果,不僅避免了完整細胞應用的限制,還顯著增強了抗炎效果的穩(wěn)定性和持續(xù)性。
2、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解決技術問題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3、第一方面,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間充質干細胞抗炎組合物,按質量百分數(shù)包括,40~60%間充質干細胞上清液、0.1%~0.5%透明質酸鈉、1%~3%積雪草提取物、0.1%~0.3%甘草酸、0.05%~0.2%茶多酚、0.5%~1%蘆薈提取物、0.3%~0.7%洋甘菊提取物、0.1%~0.3%熊果苷、0.05%~0.2%維生素e,余量水。
4、其中,所述間充質干細胞上清液包括轉化生長因子-β(tgf-β)、肝細胞生長因子(hgf)、白細胞介素-10(il-10)等,能夠抑制炎癥反應,促進皮膚細胞再生。間充質干細胞上清液經(jīng)western?blot驗證,如圖1所示,tgf-β、hgf、il-10均有表達,且條帶強度相似。
5、同時,所述間充質干細胞(msc)上清液過表達il10與ccl2,顯著增強了抗炎組合物的免疫調節(jié)功能。il10作為一種強效的抗炎細胞因子,能夠通過抑制多種促炎因子的生成,如tnf-α、il-6等,減少炎癥反應的強度,從而減輕組織損傷。此外,il10還具有促進組織修復的能力,幫助加速受損組織的再生和屏障功能的恢復。通過過表達il10,本發(fā)明的組合物不僅能夠迅速抑制炎癥,還能促進皮膚的再生修復,這彌補了現(xiàn)有技術中單一抗炎藥物僅能抑制炎癥但無法快速修復受損組織的缺陷。ccl2則是一種趨化因子,能夠吸引單核細胞、巨噬細胞等免疫細胞到炎癥部位,從而調控免疫細胞的浸潤和炎癥反應。通過過表達ccl2,本發(fā)明能夠更好地控制炎癥部位的免疫反應,使得炎癥得以有效調節(jié)而不過度反應,防止組織受到二次損傷。ccl2的過表達進一步確保了炎癥反應的精準調控,使得抗炎效果更加持久和穩(wěn)定,減少了慢性炎癥反復發(fā)作的可能性。
6、所述透明質酸鈉作為保濕成分,透明質酸鈉能夠吸附水分,維持皮膚的水分平衡,促進皮膚屏障的修復。
7、所述積雪草提取物能促進傷口愈合,減少疤痕形成,具有顯著的抗炎和組織修復功能。
8、所述甘草酸具有抗炎、抗過敏作用,減輕皮膚炎癥和不適。
9、所述茶多酚具有抗氧化作用,清除自由基,減少炎癥引起的氧化損傷。
10、所述蘆薈提取物具有鎮(zhèn)靜和抗炎作用,促進皮膚修復。所述洋甘菊提取物能舒緩皮膚,減輕炎癥反應。
11、所述熊果苷能美白皮膚,減少色素沉著,并具備一定的抗炎效果。
12、所述維生素e作為抗氧化劑,能保護皮膚細胞免受氧化損傷。
13、在本發(fā)明一些實施例中,按質量百分數(shù),所述間充質干細胞抗炎組合物包括50%間充質干細胞上清液、0.3%透明質酸鈉、2%積雪草提取物、0.2%甘草酸、0.1%茶多酚、0.8%蘆薈提取物、0.5%洋甘菊提取物、0.2%熊果苷、0.1%維生素e,余量水。
14、在本發(fā)明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間充質干細胞上清液的制備包括:
15、先采用電轉法將質粒il10和質粒ccl2轉入間充質干細胞中制得共表達il10與ccl2的ic-uc-mscs,然后進行超聲裂解得到間充質干細胞上清液。
16、在本發(fā)明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電轉參數(shù)為兩次脈沖,電壓為200~300v,脈沖時間為5~7ms。
17、在本發(fā)明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電轉體系的體積為500μl,按照每1×106個間充質干細胞加入6μg質粒il10和6μg質粒ccl2的比例配制電轉體系。
18、在本發(fā)明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間充質干細胞上清液共表達il10與ccl2。
19、在本發(fā)明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間充質干細胞抗炎組合物抑制皮膚細胞的炎癥細胞因子的生成。
20、第二方面,本發(fā)明還提供了所述的間充質干細胞抗炎組合物在抗炎產品中的應用。
21、在本發(fā)明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間充質干細胞抗炎組合物的添加量為5~10wt%。
22、在本發(fā)明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產品的劑型為水劑、乳劑、霜劑、油劑、霧劑、粉劑、凝膠或凍干。
23、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24、本發(fā)明通過il-10和ccl2過表達的間充質干細胞上清液與植物提取物動態(tài)協(xié)同作用,使得組合物能夠在炎癥的不同階段展現(xiàn)出最優(yōu)的治療效果。在炎癥的急性早期階段,間充質干細胞上清液中的il-10通過迅速抑制促炎因子的生成,降低炎癥反應的強度,避免組織受到進一步損傷。同時,ccl2通過吸引巨噬細胞和其他免疫細胞到達炎癥部位,調節(jié)免疫細胞的活性和數(shù)量,使得炎癥的控制更加精準。在這一階段,植物提取物如甘草酸和茶多酚則通過抑制ros生成和阻斷炎癥信號通路,進一步減輕炎癥引發(fā)的氧化應激和組織損傷。進入炎癥的中期階段,間充質干細胞上清液中的tgf-β和hgf開始發(fā)揮作用,促進成纖維細胞的增殖和膠原蛋白的合成,為受損組織的修復提供物質基礎。此時,積雪草提取物通過加速細胞遷移和新生血管形成,與間充質干細胞上清液相互配合,進一步提高了修復效率。而在炎癥的后期階段,透明質酸鈉和蘆薈提取物通過保濕和增強皮膚屏障功能,減少了因炎癥引起的皮膚干燥和屏障受損問題,同時避免了因水分流失導致的二次損傷。整個過程呈現(xiàn)出顯著的時間梯度協(xié)同作用,從急性炎癥的控制到中后期的修復與保護,各組分的作用既獨立又相互銜接,多角度改善皮膚炎癥問題。
1.一種間充質干細胞抗炎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質量百分數(shù)包括,40~60%間充質干細胞上清液、0.1%~0.5%透明質酸鈉、1%~3%積雪草提取物、0.1%~0.3%甘草酸、0.05%~0.2%茶多酚、0.5%~1%蘆薈提取物、0.3%~0.7%洋甘菊提取物、0.1%~0.3%熊果苷、0.05%~0.2%維生素e,余量水。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間充質干細胞抗炎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質量百分數(shù)包括,50%間充質干細胞上清液、0.3%透明質酸鈉、2%積雪草提取物、0.2%甘草酸、0.1%茶多酚、0.8%蘆薈提取物、0.5%洋甘菊提取物、0.2%熊果苷、0.1%維生素e,余量水。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間充質干細胞抗炎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間充質干細胞上清液的制備包括: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間充質干細胞抗炎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電轉參數(shù)為兩次脈沖,電壓為200~300v,脈沖時間為5~7ms。
5.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間充質干細胞抗炎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電轉體系的體積為500μl,按照每1×106個間充質干細胞加入6μg質粒il10和6μg質粒ccl2的比例配制電轉體系。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間充質干細胞抗炎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間充質干細胞上清液共表達il10與ccl2。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間充質干細胞抗炎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間充質干細胞抗炎組合物抑制皮膚細胞的炎癥細胞因子的生成。
8.根據(jù)權利要求1~7任一項所述的間充質干細胞抗炎組合物在抗炎產品中的應用。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間充質干細胞抗炎組合物的添加量為5~10wt%。
10.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產品的劑型為水劑、乳劑、霜劑、油劑、霧劑、粉劑、凝膠或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