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面料分割設備,具體為一種含石墨烯面料生產設備及生產工藝。
背景技術:
1、石墨烯是目前發(fā)現的最薄、最堅硬、導電性能最強的新型納米材料,被譽為“新材料之王”,通過利用這些特性制作面料,可激發(fā)石墨烯特有人體體溫激發(fā)遠紅外功能,促進血液微循環(huán),加速新陳代謝,有效放松肌肉緩解疲勞,用石墨烯纖維面料制作貼身衣物,親膚能改善血液微循環(huán),緩解慢性疼痛,有效改善人體亞健康,同時石墨烯纖維特有抗菌抑菌功能,有效抑制真菌的滋生,抑菌除臭功能顯著,從而被用于作為面料,而在進行面料的分割時,由于石墨烯的成本較高,因此在進行面料生產的分割工作時,需要進行樣板制作,一般采用激光分割,而激光分割效果好,不易產生毛邊,分割準確。
2、現有的石墨烯面料的分割設備,在進行分割時,需要有專門的設備或操作人員進行拆解,傳統(tǒng)的設備由于造價高,造成使用不普及,而操作人員進行的操作,則不夠自動化,增加了人工成本,因此,中國專利公開號cn116352288b提供,一種石墨烯抗菌面料生產用分割設備,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頂端兩側安裝有激光切割單元,所述底座一端的頂端兩側均安裝有升降支架,所述升降支架的頂端安裝有卸料裝置,所述卸料裝置包括有卸料移動桿,所述卸料移動桿的一端固定連接有電機箱,該專利通過設有第一錐齒輪以及第二錐齒輪,有利于螺紋移動桿在轉動時,會導致螺紋移動桿的第二錐齒輪的連接塊,會在螺紋移動桿轉動時,卡入到另一個螺紋移動桿的第一錐齒輪的連接槽內,從而隨著兩個螺紋移動桿的卡緊彈簧的作用下卡緊,從而使得兩個螺紋移動桿進行同向轉動,從而使得兩個螺紋移動桿的沾附裝置進行同向運動,從而進行同向轉動;
3、上述公開技術實際應用中,存在較大弊端,齒輪與齒輪之間脫開之后再嚙合,沒有同步器輔助的情況下,存在嚙合不到位而打齒的情況,較難按預想的情況實現重新嚙合,且沾附裝置移動范圍較小,卸料效率不高,因此,有必要對含石墨烯面料生產設備及生產工藝進行改進,以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含石墨烯面料生產設備及生產工藝,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含石墨烯面料生產設備及生產工藝存在的換向不順利以及卸料效率不高的問題。
2、為實現以上目的,本發(fā)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含石墨烯面料生產設備,包括底座、激光切割單元、粘附裝置以及通過升降支架設置在底座上壁的卸料移動桿,所述卸料移動桿前端固定連接有電機箱,所述電機箱下壁固定連接有散熱箱,所述散熱箱內部設置有散熱結構,所述散熱箱底部固定連接有過濾箱,所述過濾箱內部設置有過濾結構,所述卸料移動桿內部通過多組滑桿滑動連接有兩組移動座,兩組所述移動座呈左右分布,所述卸料移動桿內側前壁與內側后壁之間呈左右分布依次轉動連接有第二螺桿和第一螺桿,所述第二螺桿和第一螺桿分別貫穿一組移動座并分別與之螺紋連接,所述第一螺桿、第二螺桿前端均貫穿卸料移動桿前端、電機箱后壁并均伸入至電機箱內部,所述電機箱內側后壁且位于第一螺桿右側轉動連接傳動軸,所述傳動軸與第一螺桿、第二螺桿之間設置有用于切換第一螺桿、第二螺桿之間旋轉方向的換向結構,所述電機箱內部設置有用于驅動傳動軸旋轉以帶動移動座移動的位移驅動結構,所述移動座下壁通過升降驅動結構設置有升降板,所述粘附裝置通過旋轉驅動結構設置在升降板下壁。
3、為了實現移動座不同方向的移動,優(yōu)選的,所述換向結構包括第一齒輪、第二齒輪、第三齒輪、第一同步輪、第二同步輪、同步帶以及三組電磁離合器,所述第一齒輪、第一同步輪按前后分布依次設置在傳動軸外壁,所述第二齒輪固定連接在第一螺桿伸入至電機箱內部的一端且第二齒輪與第一齒輪相互嚙合,所述第三齒輪設置在第二螺桿伸入至電機箱內部的一端且第三齒輪與第二齒輪相互嚙合,所述第二同步輪設置在第二螺桿伸入至電機箱內部的一端且位于第三齒輪后側,所述第一同步輪、第二同步輪之間套設有同步帶,三組所述電磁離合器分別設置在第一同步輪與傳動軸之間、第三齒輪與第二螺桿之間以及第二同步輪與第二螺桿之間,三組所述電磁離合器分別通過一組導電滑環(huán)供電,當第一同步輪、第二同步輪內部的電磁離合器處于斷電狀態(tài)時且第三齒輪內部的電磁離合器處于通電狀態(tài)時,第一電機旋轉帶動傳動軸旋轉,傳動軸帶動第一齒輪旋轉,第一齒輪帶動與之嚙合的第二齒輪旋轉,第二齒輪帶動與之嚙合的第三齒輪旋轉,使得第一螺桿、第二螺桿呈相反的方向轉動,進而帶動兩組移動座做方向相反的移動,當第一同步輪、第二同步輪內部的電磁離合器處于通電狀態(tài)時且第三齒輪內部的電磁離合器處于斷電狀態(tài)時,第一電機旋轉帶動傳動軸旋轉,傳動軸帶動第一齒輪及第一同步輪旋轉,第一齒輪帶動與之嚙合的第二齒輪旋轉,第一同步輪通過同步帶帶動第二同步輪旋轉,使得第一螺桿、第二螺桿呈相同的方向轉動,進而帶動兩組移動座做同向的移動。
4、為了實現換向結構的方向切換動作,優(yōu)選的,所述電磁離合器包括外殼體、內殼體,三組所述外殼體分別固定連接在第三齒輪內側壁、第一同步輪內側壁以及第二同步輪內側壁,三組所述內殼體其中一組固定連接在傳動軸外壁且另外兩組均固定連接在第二螺桿外壁,三組所述內殼體分別與一組外殼體內側壁活動連接,所述內殼體圓周外壁設置有多組第二花鍵,所述外殼體內側壁設置有多組第一花鍵,所述外殼體與對應的內殼體之間填充有磁粉包,所述磁粉包內側壁設置有電磁線圈,磁粉包內部含有磁粉,磁粉通電生磁固化,將內殼體和外殼體連成整體,磁粉斷電后失去磁性重新粉化,使得內殼體和外殼體之間能夠轉動。
5、為了驅動傳動軸旋轉,優(yōu)選的,所述位移驅動結構為第一電機,所述第一電機通過固定座固定連接在電機箱內側右壁,所述第一電機伸出軸端部通過聯(lián)軸器與傳動軸前端固定連接,第一電機旋轉時,通過聯(lián)軸器帶動傳動軸同步轉動。
6、為了方便粘附裝置接近以及遠離面料,優(yōu)選的,所述升降驅動結構包括底板和電動伸縮桿,所述底板通過兩組連接塊固定連接在移動座下壁,所述電動伸縮桿固定連接在底板上壁且位于兩組連接塊之間,所述電動伸縮桿伸出軸貫穿底板內壁并伸出至底板下側,所述升降板固定連接在電動伸縮桿伸出軸端部,所述升降板通過兩組導向桿與底板滑動連接,電動伸縮桿伸出軸伸出及縮回,可帶動粘附裝置下降以及上升,實現卸料動作。
7、為了增加粘附裝置的移動范圍,優(yōu)選的,所述旋轉驅動結構包括第二電機和擺臂,所述第二電機固定連接在升降板上壁,所述第二電機伸出軸貫穿升降板內壁并伸出至升降板下側,所述擺臂固定連接在第二電機伸出軸端部,所述粘附裝置設置在擺臂下壁且位于遠離第二電機的一端,第二電機轉動時,可帶動粘附裝置旋轉,旋轉時以擺臂長度為半徑并以第二電機軸心為圓心,大大提升了粘附裝置的移動范圍。
8、為了對電磁離合器進行散熱,優(yōu)選的,所述散熱結構包括隔板和兩組散熱風扇,所述隔板固定連接在散熱箱內側壁,所述散熱箱內部通過隔板分隔成呈前后分布的兩組散熱腔,兩組所述散熱風扇分別固定連接在兩組散熱腔內部,兩組所述散熱風扇吹風方向均為向上吹風,電磁離合器通電狀態(tài)下內部會產生熱量,為了避免熱量過高導致電磁離合器失效,通過兩組散熱風扇持續(xù)進行吹風散熱,換熱后的空氣通過排風管向外部排出。
9、為了對散熱風扇吹出的空氣進行引導向外排放,優(yōu)選的,所述電機箱頂部固定連接有排風管,通過排風管引導散熱風扇吹出的風朝向遠離底座的區(qū)域排放,避免影響面料的分割作業(yè)。
10、為了對散熱風扇吸入的空氣進行過濾,優(yōu)選的,所述過濾結構為過濾網,所述過濾網可拆卸連接在過濾箱內側壁,散熱風扇吹風散熱時,從過濾箱底部吸入空氣,吸入的空氣經過過濾網充分過濾,避免空氣中的灰塵粘附在電磁離合器表面而導致散熱不良。
11、根據上述的一種含石墨烯面料生產設備的生產工藝,所述生產工藝包括:將石墨烯面料放置在底座上壁,通過激光切割單元根據設定切割程序進行切割分塊;切割完成后,升降支架帶動卸料移動桿下降,以帶動粘附裝置接近底座上壁,通過第一電機啟動帶動傳動軸旋轉,以帶動第一螺桿、第二螺桿旋轉,進一步帶動兩組移動座軸向移動,帶動粘附裝置靠近分塊后的面料,通過電動伸縮桿伸出軸伸出使得粘附裝置與面料上表面抵接,并將面料粘附住,再通過電動伸縮桿伸出軸縮回,帶動粘附裝置及面料上升,然后通過移動座移動帶動面料朝向卸料位置移動并卸料;
12、當第一同步輪、第二同步輪內部的電磁離合器處于斷電狀態(tài)時且第三齒輪內部的電磁離合器處于通電狀態(tài)時,第一電機旋轉帶動傳動軸旋轉,傳動軸帶動第一齒輪旋轉,第一齒輪帶動與之嚙合的第二齒輪旋轉,第二齒輪帶動與之嚙合的第三齒輪旋轉,使得第一螺桿、第二螺桿呈相反的方向轉動,進而帶動兩組移動座做方向相反的移動;
13、當第一同步輪、第二同步輪內部的電磁離合器處于通電狀態(tài)時且第三齒輪內部的電磁離合器處于斷電狀態(tài)時,第一電機旋轉帶動傳動軸旋轉,傳動軸帶動第一齒輪及第一同步輪旋轉,第一齒輪帶動與之嚙合的第二齒輪旋轉,第一同步輪通過同步帶帶動第二同步輪旋轉,使得第一螺桿、第二螺桿呈相同的方向轉動,進而帶動兩組移動座做同向的移動。
14、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含石墨烯面料生產設備及生產工藝。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15、1、與現有技術相比,該含石墨烯面料生產設備及生產工藝,通過三組離合器之間不同的通斷電狀態(tài),可以使得電機能夠帶動第一螺桿、第二螺桿實現同向以及反向旋轉,進而帶動兩組粘附裝置可以根據不同卸料需求進行對應的移動,兩組移動座移動方向切換非常方便且互不干擾,結構簡單且非常穩(wěn)定。
16、2、與現有技術相比,該含石墨烯面料生產設備及生產工藝,在升降板上設置第二電機和擺臂,結合市面常見的位置傳感器,可以有效增加粘附裝置的移動范圍,提高卸料效率。